持续技术创新 
更好的用户体验
资源教室
作者:乐捷康 | 作者:lejiekang | 发布时间: 493天前 | 980 次浏览 | 分享到:
具有为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育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一、资源教室理念

资源教室是在普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的集课程、教材、专业图书以及学具、教具、康复器材和辅助技术于一体的专用教室;它具有为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提供咨询、个案管理、教育心理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教育支持、学习辅导、补救教学、康复训练和教育效果评估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满足具有显著个别差异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

资源教室是特殊教育工作中的一环,其运作从学生的评估鉴定开始,目的在提升学生能力及改善行为问题,并在班级营造接纳氛围,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资源教室的运作共包含5个环节:教育诊断与评估、安置、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普教特教协同教学及教学评估。

二、资源教室建设作用

资源教室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服务的场所,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

  (一)开展特殊教育咨询、测查、评估、建档等活动。

  (二)进行学科知识辅导。

  (三)进行生活辅导和社会适应性训练。

  (四)进行基本的康复训练。

  (五)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和条件。

  (六)开展普通教师、学生家长和有关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

三、为什么需要建立资源教室

在我国,资源教室建设随着随班就读的开展得到发展并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贵州省资助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批资源教室。90年代中期,我国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建设资源教室。2000年以后,我国资源教室的建设在部分地区开始纳入国家财政建设规划,北京、上海的资源教室建设起步比较早,设备配置比较完善,资源教室利用率比较高,为各地的资源教室建设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

2010年以后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进入快速发展建设阶段,国务院、教育部、残联和民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计划要求30万人口以上的区县需要配备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政策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为主要工作,试点建设资源教室。

教育部2016年发布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第一次从政策上解读了资源教室的功能分区,由于资源教室处于刚起步阶段,参考目录适用范围偏向于特殊教育学校招收的残障学生。”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计划要求依据建设指南全面统配建设资源教室,配置的设备主要针对智力、肢体和盲聋哑学生”。

      2021年12月发布了《“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随着资源教室的普及,细化一期、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对于资源教室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资源教室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符合随班就读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建设出能够满足各类型残障儿童使用的专用教室。

四、在学校建立资源教室的意义

(一)建立资源教室是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以及国民对特殊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特殊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特殊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这么高度的重视,并成为公共教育的一部分。基于人权及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特殊儿童也应该像正常儿童一样公平地享有国民应有的优质的教育。当前,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有学上,也要求上好学,每一个学生,不论其残障与否或是何种残障,都应该满足他们的教育需要。资源教室可以提供最充分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资源教室可以为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

资源教室作为一种特殊教育资源,可以由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支援性的特殊教育服务。资源教室不受隔离式特殊教育班级或学校在人数、课程等方面的限制,可以依据学生个别需求提供多元的特殊服务。资源教室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育方案,它既能为学生提供包括补救或发展的教学及康复训练,又可以提供评量与咨询服务,是一种内容丰富,适用范围宽广,极具弹性的教育措施。

资源教室是特教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支持系统,它为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提供服务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满足了学生的特殊需要。在资源教室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学生开展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服务,补偿他们在班级集体学习中的不足,增强了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参与集体学习。

特殊教育的作用在于为具有特殊性而无法在正常的教学环境下有效的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协助。在特教学校建设资源教室正是为了适应特殊儿童的个别需要,为学习上或行为上有适应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性的教育资源,提供优质的、适宜的教育。

(三)建设源教室是健全特殊教育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

“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服务为补充”将逐渐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各地特殊教育安置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特教学校面临职能的转变,要从单一的教育功能转向多重服务功能,特教学校作为“骨干”,理应也必须要发挥对当地特殊教育的指导作用。在每一所有随班就读的学校都建立资源教室,对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当前是有困难的。所以说,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在特教学校建立资源教室是符合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既可以满足特教学校需要,又可以为当地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提供服务,以弥补这些学校支持中所欠缺的功能,保障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健全特殊教育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比如,上海市已经在每个区都设立了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并在“中心”建立完备的资源教室,为开展特殊教育的学校提供相关的支持服务,成为这些学校重要的技术支撑单位。

资源教室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知识辅导、缺陷矫正、康复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在马塞诸塞州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特殊需要学生经过在资源教室的学习后,适应情况比以前有明显好转。

资源教室可以提供的支持性服务还包括:为教师提供特殊教育参考资料、理论和经验技术的支持;协助教师制订和实施随班就读生的IEP;开展康复训练;利用室内资源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培训等。

五、乐捷康建设方案效果图参考

1、10万资源教室方案

2、20万资源教室方案

3、40万资源教室方案

五、部分项目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