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技术创新 
更好的用户体验
热门文章
音乐治疗:音乐对特殊儿童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
作者:乐捷康 | 作者:lejiekang | 发布时间: 2021-08-02 | 1735 次浏览 | 分享到:
音乐治疗作为一个学术名词,于1950年在美国国家音乐治疗协会成立大会上被正式提出。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是以维护人类健康为目的的职业领域中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和音乐活动满足残障人士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需要。

音乐治疗作为一个学术名词,于1950年在美国国家音乐治疗协会成立大会上被正式提出。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是以维护人类健康为目的的职业领域中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和音乐活动满足残障人士生理、心理、认知和社会需要。

音乐治疗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特殊儿童结下不解之缘。音乐对特殊儿童具有非比寻常的吸引力。多种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对音乐表现出的兴趣远高于其他声音(包括言语声),对外界漠不关也的自闲症儿童却容易被音乐吸引。

在多动症儿童课堂中引入背景音乐,可让他们变得安静、专注。特殊儿童在音乐中处于一种无威胁状态。相较于其他环境,他们在音乐中表现更好。特殊儿童对音乐的喜好,为开展音乐治疗提供了基础。特殊儿童音乐治疗发展初期侧重于探索理论基础和指导策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实证研究让特殊儿童音乐治疗得到广泛认可。

 

特殊儿童音乐治疗有效性主要体现在:

1、促进情绪能力发展

音乐治疗能促进自闭症儿童情绪能力发展,改善他们的情绪行为问题,也能促进多动症儿童情绪能力发展。

音乐可激发特殊儿童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投射出内心情感这有利于他们理解自身情绪,稳定情绪状态,改善情绪失调和行为素乱。情绪行为改善使他们更易接近,正确表达情感为学习社交技能提供基础。

2、促进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在音乐治疗中,音乐被当做特殊儿童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媒介,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会激发他们的交流主动性,能有效促进自我表现和社会交往。

有研究表明人类语言与音乐加工可能共享特定神经机制,可利用音乐刺激与记忆相结合来实现特殊儿童的语言诱发。

3、促进认知、感知觉、运动能力、音乐智能等的发展

在音乐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或将教授的知识融入音乐中,能加深特殊儿童对知识的认知。音乐治疗可促进特殊儿童听觉、视觉、触觉、本体觉等多种感知觉的发展与协调整合。

将音乐治疗与肢体运动结合,可以有效促进肌肉力量、动作范围与协调性,提高将殊儿童运动能力。在音乐治疗中,特殊儿童音乐技能和音乐智能得到发展,可以有效弥补智能方面的缺陷。


 

特殊儿童音乐治疗的开展方式:

1、聆听法。

由治疗师播放音乐,通过音乐刺激特殊儿童听觉系统和大脑皮层,改善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改善大脑生理状态、改善行为素乱和情绪失调。

2、主动再造法。

由治疗师引导特殊儿童参与歌曲演唱、韵律模仿、律动训练、音乐游戏等音乐活动,积极调动听觉、视觉、运动觉、触觉参与,促进他们的沟通和社交能为、运动能力发展。

3、即兴演奏与创作法。

治疗前,治疗师教会将殊儿童一些简单的乐器。治疗时,特殊儿童通过简单乐器随心所欲表达即时情感,治疗师则采用表现为丰富的乐器根据特殊儿童的演奏进行即兴伴奏与创作。音乐成为特殊儿童与治疗师之间的交流媒介。这种即兴演奏与创作的音乐交流,能帮助特殊儿童投射出内心情感,帮助他们改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

4、融合式音乐治疗。

在融合式音乐治疗中,治疗师将音乐治疗和其他方法(言语病理康复、结构化教育、应用行为分析等)相融合,将个体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用于特殊儿童干预。通过多种方法的融合,促进他们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