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技术创新 
更好的用户体验
热门文章
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多感官音乐室
作者:乐捷康 | 作者:lejiekang | 发布时间: 2021-12-21 | 1338 次浏览 | 分享到: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审美的。在人们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因情而生,使审美主体感同身受,勾起欣赏者种种情感体验。音乐这种审美客体的旋律音色变化和节奏节拍运动过程,焕发出人类精神世界特有的魅力,音乐与医学的本质联系,正在于这种特有的魅力对人类心身的影响和作用。它在调动人们思维的记忆、联想、想象等各种因素时,唤起同感,引起人们共鸣。审美主体的情绪在音乐情态的诱发中,获得释放与宣泄,使积极的情绪强化、消极的情绪排除。甚至可以使原有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情态,缓解躯体的应激状态,解除心理扭曲和紧张,创造自我治愈力的机会。因此,长期有效地欣赏音乐,可以解除人们不良的心身反应,陶冶性情,改变性格和情趣。

在钟灵毓秀的黄海之滨,在清秀明丽的苏中大地,闪耀着一颗璀璨的特教之星——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这是传承文明的摇篮,是浇灌弱苗的乐土!

学校位于县城宁海南路171号,校园恬静,环境优美,占地11.749亩,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0余人,教职员工50余人,是一所招收智障、听障儿童为主体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是2008年暑期由原来的聋哑学校与培智学校组合而成。原先的聋哑学校荣获江苏省首批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曾经走过“以职教促特教”的创新办学之路,赢得全省的赞誉。原先的培智学校是全省首批创建的特殊学校,曾经作为省基教处培智教材编写的基地。

为教风,强化康复教育,突出生活教育,抓实职业教育,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乐捷康为海安县特殊教育学校打造多感官音乐教室。

音乐治疗是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以体感KINECT技术为创意技术载体,应用于音乐康复治疗,以音乐治疗的标准技术方案为主要设计原则,融入多媒体体感康复技术,将音乐治疗形象化,趣味化,科技化,生动化,形成一套可以辅助音乐治疗项目,能够让各层次儿童互动参与,能够指导和配合康复老师进行音乐治疗训练课的一款多媒体训练系统;

系统包含接受式音乐治疗、在创造式音乐治疗模块、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模块、音乐处方四个大模块,包含了上百个音频视频资源,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是通过主动参与音乐作品的唱、奏、跳,或根据治疗的需要对作品进行改编后的各种唱、奏、创作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有刺激言语发声,言语治疗的效果。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审美的。在人们审美活动中,艺术形象因情而生,使审美主体感同身受,勾起欣赏者种种情感体验。音乐这种审美客体的旋律音色变化和节奏节拍运动过程,焕发出人类精神世界特有的魅力,音乐与医学的本质联系,正在于这种特有的魅力对人类心身的影响和作用。它在调动人们思维的记忆、联想、想象等各种因素时,唤起同感,引起人们共鸣。审美主体的情绪在音乐情态的诱发中,获得释放与宣泄,使积极的情绪强化、消极的情绪排除。甚至可以使原有的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情态,缓解躯体的应激状态,解除心理扭曲和紧张,创造自我治愈力的机会。因此,长期有效地欣赏音乐,可以解除人们不良的心身反应,陶冶性情,改变性格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