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创办历史悠久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其历史溯源于1908年德国友人顾蒙恩女士创办的长沙瞽女院和1916年盲人刘先骥先生创办的长沙导盲学校(被誉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早的特殊教育学校”)。历史传承演变,1952年10月院校合并,成立“长沙市盲聋哑学校”。2008年10月百年华诞之际更名为“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1999年2月,加挂“长沙市自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牌子。2015年11月,加挂“长沙市特殊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牌子。为推动长沙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长沙市人民政府投资3亿多元新建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望城校区,并于2019年9月开学。2022年加挂“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牌子。

学校集视障、听障、智力与发展障碍等多类残疾人教育于一体,包含学前康复、九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办学层次。学校两校区现有建筑面积约71000平方米,配备有多感官综合康复室、水疗馆、言语康复室、精细动作康复室、消防体验室等现代化的专业康复教育功能室和资源室,是全国消防安全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及长沙市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湖南省特殊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今年6月份湖南乐捷康科技有限公司为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打造个训室、多媒体情景训练室、语言康复室、情绪宣泄室、艺术治疗室。

多媒体情景训练室:采用先进的投影技术和计算机交互技术,将画面投射于地面和墙面,营造感统训练的虚拟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当参与者踏入投射画面时,可以直接使用双脚或者双手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产生各种互动效果,使观众置身其中,参与趣味十足的多感官训练节目。

艺术治疗室:是一种心理治疗形式,利用艺术媒介、艺术创作过程和儿童对所创作艺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和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能够反映出儿童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是了解心灵及心灵交流的必要途径和形式。艺术治疗可以提供非语言的表达和沟通的机会,有助于儿童稳定情绪和抒发情感,进一步为治疗师提供可靠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治疗。

语言康复室:言语和语言是个体学习、社会交往、个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广义上来说,言语和语言障碍又称沟通和交流障 吧碍。在学龄前学生中,沟通和交流障碍是为多见的一个发育问题,有7%~10%的学生言语和语言的发育低于正常标准,其中3%~6%的学生有语言障碍,即语言理解或表达障碍,并影响日后的阅读和书写。学龄学生的语言障碍远多于学前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