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感官治疗活动可以分为刺激和互动两者,确立治疗主题,透过不同的多感官刺激,巧妙应用各种诱导技巧,利用多种活动策划与设计,实现互动程序。在交互式的互动过程中达到促进患者发展的目标......
4岁的君君(化名)是一名来自星星的孩子,据君君妈妈讲,君君从小就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自己很少有感兴趣的玩具,没有眼神交流,脾气很古怪,甚至还有些多动。君君身上的这些“问题”可愁坏了全家人,幼儿园的老师每次提起君君也是摇摇头。君君第一次来到多感官训练室的时候,原本正在发脾气,哭闹的他立刻安静了下来,眼神立马被这个深蓝如海洋般的屋子吸引了,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彩色的钢琴柱,他慢慢的走过去,想伸手去触碰里面五彩斑斓的小鱼,小明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此刻一直在旁边观察的妈妈既激动又开心的告诉老师,好久没见到他这么专注,这么开心过了,真的很神奇!瞧,这就是我们多感官课程的魅力!接着来的训练都十分的顺利,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老师带领君君一起看色彩缤纷的光圈,倾听旋律不同的音乐,感受不同频率的体感床,闻着芳香各异的味道,欢乐的时光总是显得那么短暂,一节课结束了,看到君君有些依依不舍的眼神,妈妈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多感官到底有多大魔力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什么是多感官训练?
多感官训练起源于荷兰,名为Snoezelen,由荷兰文的‘snuffelen' 及'doezelen' 两个字合成的,意思分别为呼吸及小睡。当初是Hulsegge 和Verheul 1987) 为Hartenburg教养院内重度及多重障碍的住宿者所设计的,目的是使其休闲场所更有变化。'Snoezelen' 这个词,用来形容这个人T性化的设计场所,希望把放松及刺激的经验透过多感官环境的布置传送出去Hulsegge流传到英国后,英国人取其意义以多感官环境’( Multi-Sensory& V erheul,1987)。‘Snoezelen'Env ironment) 来称呼,并将其应用于特殊教育中。
多感官刺激训练教室是透过精心设计的灯光、音乐与各式各样精巧的高科技设施,营造出一个富有吸引力及舒适的学习环境,给予自闭症儿童各种充满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刺激,并借由教学环境与训练课程的安排,学习探索环境、减缓不正常张力变化、减低学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消弱不适应性行为、提升注意力、加强人际互动等,期望提供极重度的孩子更多学习刺激。
多感官室的主要设备包括光感装置、波波球池、发声物体等。
多感官治疗活动可以分为刺激和互动两者,确立治疗主题,透过不同的多感官刺激,巧妙应用各种诱导技巧,利用多种活动策划与设计,实现互动程序。在交互式的互动过程中达到促进患者发展的目标。
刺激的多感官活动是指通过强烈的“多感官”刺激,让受训者在接受刺激活动后达到平静情绪及增强不同感官的接受能力,依据不同患者需求可设计多种刺激区:听,触、视觉刺激训练区,视听平衡觉刺激训练区,视、嗅、味、触觉刺激训练区等。
互动“多感官”话动是指从“多感官”的回馈奖赏予受训者,或透过“多感官”刺激提示受训者,协助受训者进具目标及趣味性的训练活动,提升其生话或学习能力。刺激的多感官活动便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
什么样的小朋友适合多感官训练呢?
1.自闭症
针对自闭症小朋友可能出现的眼神交流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触觉迟钝(或敏感),都将在这里得到改善。研究还发现,多感官室活动能够改善问题行为。多感官室中的感官刺激活动,提供学生控制环境的机会,令其宜泄情绪,减少自我刺激的行为和心理压力,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自闭症儿童体验多种感官刺激,充分调用多种感官能力,无形中使多种感官能力得到训练提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提高他们的多种功能。此系统涵盖了多种学习环境和资源,使自闭症儿童轻松的探索和理解外来事物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享受学习的过程。利用各种技巧探索环境,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反应速度、增强学习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2.注意力不集中
即便是智力正常的儿童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将影响到以后孩子在校的课堂效率,所以必须进行干预治疗。多感官室内移动的幻彩灯光,能引导学生视线随影像移动、追踪和扫描。室内器材可把投射影像放大或缩小,作出颜色变化与动感效果,提高儿童的视觉专注效果的同时注意力也得到极大地提升。

3.智力低下,反应迟钝
智力低下,脑瘫患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迟钝,针对这个问题,多感官训练室的彩色钢琴柱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小年龄段儿童可由此训练追视追听,大年龄段儿童则通过趣味性极强的小鱼捉灯游戏箱得到锻炼,反应速度得到提升的同时,手眼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举两得。
4.听力,视力障碍
听力障碍,斜视,散光,弱视,有这些问题的小朋友需要急早进行干预,根据巴洛伽的发现,视觉刺激训练能提高严重弱视儿童的视力活动,而且越早训练,效果越见显著。